项目概述


项目内容

     《新媒为楫,山海相依-以万山群岛为例探寻大湾区海岛振兴新路径》项目顺应新媒体平台发展趋势,通过搭建新媒体平台对万山群岛进行宣传,结合人工智能、非遗传承、生态文旅等元素实现海岛旅游创新性发展,从而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前提下推动海岛旅游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依海图强,向海而兴。团队成员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为万山群岛现有发展格局赋能:

文化振兴赋能海岛振兴

    万山群岛富有海洋特色的渔民文化、妈祖文化、红色文化等是岛屿上世世代代居民勤劳智慧、勇敢抗战的结晶。本项目依靠新媒体平台宣传万山特色海岛文化,运用图文推送、互动短视频、科普类长视频等形式宣传,对不同平台投放针对性的内容,突出不同岛屿文化的个性与特性,多元化打造海岛特色。

产业振兴赋能海岛振兴

        推进海岛产业振兴,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海岛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万山群岛特色产品,打开宣传思路,同时为万山群岛设计文创产品,并尝试在新媒体平台上和线下进行同步宣传和售卖,丰富海岛产业。对各岛屿进行联动宣传,开发岛与岛之间的串岛游,丰富游客体验项目,优化游客旅游体验。

生态振兴赋能海岛振兴

         生态振兴是海岛振兴的重要支撑,生态安全也是海洋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议题。团队成员依靠新媒体平台宣传保护海岛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海岛生态振兴的关注度,增强游客环保意识。我们意识到应该科学合理地根据海岛生态承载力对海岛进行保护性开发,不断改善万山群岛各海岛旅游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万山群岛旅游吸引力。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万山群岛处在“一国两制”的重要交汇点上,如何对万山群岛的资源实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与海洋文旅产业,一直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关注的重点议题。近年来,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在数字化时代的当下,游客更愿意使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寻找出游目的地,查找旅游攻略。因此,本项目提出顺应新媒体平台发展趋势,搭建新媒体平台对万山群岛进行宣传。

      本项目旨在加快万山群岛的科学发展,推进大湾区海岛振兴,这是主动适应、引领海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不仅能够推动大湾区海洋经济的建设,对引领全国海岛的经济转型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首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使渔民与游客获益的同时,使海岛建设向生态化、有序化、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其次,以万山群岛为例,将广东沿海海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谋划,有利于优化广东省发展格局,密切广东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地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联动融合;最后,推进离岸海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增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同时,万山群岛作为海上多条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有利于丰富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内涵,共建“一带一路”开放体系,为国家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合作情况

        项目团队共四名成员,涵盖汉语言文学、国际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涉及文理不同领域,成员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同时团队中三名成员都在广东沿海城市生活过较长时间,也有上岛游玩的经历,对大湾区海岛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项目初期,两名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负责完善项目实施计划书,查找国内外研究现状,另外两位同学负责创建新媒体账号,为项目实施打好基础。项目中期,来自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发挥传媒理论优势,为项目的新媒体账号量身打造运营文案,负责账号内容的发布与数据的监测,另一位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同学则负责搭建网站,在技术方面帮助项目的实施,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网站不断进行完善;另外两位同学则前往外伶仃岛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团队成员把近一年里的成果汇总,共同完成项目的结题报告。

《 “项目概述” 》 有 5 条评论

发表回复